且讓新的「雙城論壇」,就從「台北—基輔」出發,讓台北的城市之愛,表達「台灣—烏克蘭」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吧。
而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首府,同時也是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年度全球名列第10的最宜居城市。但是,上海市長龔正仍不忘抓住最後的機會強調:「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。
讓我們的「台北人」和「紐約客」「東京桑」一樣成為地球村的芳鄰且讓新的「雙城論壇」,就從「台北—基輔」出發,讓台北的城市之愛,表達「台灣—烏克蘭」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吧。我建議陳時中當選後,首站出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市,一方面向基輔硬漢市長克里琴科(Vitali Klitschko)表達敬意,同時,也要向這個不幸遭受戰火蹂躪的城市,主動伸出「Taipei Can Help」的友誼之手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」儼然柯P已預知陳時中會當選台北市長接他的班。而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首府,同時也是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年度全球名列第10的最宜居城市。光是國內存在不同信仰,而其成員做出明智的選擇,自然就會形成看似世俗的政府。
換句話說,若「尊重宗教教義,因此不墮胎」是一種宗教行動,一個保護宗教自由的政府不會強迫你進行這種行動,也不會阻止你進行這種行動,你自己決定,因為這是你的宗教自由。就算沒有任何宗教把唱歌當成重要活動,人也一樣有權唱歌。同樣的道理,政府的世俗化,並不見得需要無神論者掌權,當然也不代表無神論者掌權,只要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決定用殺人之外的方式解決問題,自然就會建立世俗的政府。世俗的政府保障人做各種俗事庶務的自由,不管你有無信仰,你都可以到處移動、唱歌,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中止懷孕。
若政府不准你移動,你要怎麼上教堂?若政府不准你唱歌,你要怎麼念經?若政府不准你中止懷孕,你要怎麼依循教義,在恰當的時候中止懷孕? 當然,世俗的政府保障人做各種俗事庶務的自由,最終並不是要替特定的哪個宗教服務,而是因為這些自由本來就是人的權利。人的宗教自由,最終還是建立在各種俗事庶務的自由上。
文:朱家安 有些人認為,美國現在不由憲法規定女人有權中止懷孕,而是由各州自己決定,這是宗教自由的展現:每個州的人民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依據某些宗教的教義來生活。往另一方向想,其實要促成一個國家的政教分離,根本不需要有無神論者的參與。而現行的宗教自由與上述做法都不同,它要求政府不能這樣對待有信仰的人,讓國民自由選擇信仰。若美國最高法院這次的決定保護了什麼宗教自由,這裡「宗教自由」的意思只能是「特定的教會干預其他人的生活」的自由。
這就是為什麼宗教理由不該成為立法或施政的理由,因為只有這樣,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才能在同一個社會裡過活,不會互相殘殺。世俗規則是宗教衝突下的最大公約數 在《人權不是舶來品》裡,哲學家陳瑤華整理了《世界人權宣言》草擬的過程,當中有段介紹當初起草法案的委員會如何討論《宣言》第一條裡對人的描述(p.62): 他們皆賦有理性與良心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這段文字曾經有個版本是: 他們皆被自然賦予理性與良心 They are endowed by nature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然而「自然」是什麼呢?是無意義的代稱,還是上帝或者其他宗教的神祇?許多委員代表有宗教背景的國家,無法取得共識,最後就把這詞刪掉,變成現在的樣子。美國現在不由憲法保障女人有權中止懷孕,是由各州自己決定,然而prolife最大的力量來自保守基督教會,這現實上的意思反而是:如果一個州的保守基督教會夠力,就可以讓這個州的女人,不管信仰什麼宗教,都無法中止懷孕。當歐洲國家立基督教為國教時,不信神的人是會被當成異教徒處死的,若比照處理,「無神論政府」會動用公權力禁止國民進行宗教活動。
但保守的教會一向不願意遵守這個規則,他們不滿意只有自己的教友不跟同性結婚,而是希望所有人都這樣做,他們不滿意只有自己的教友不避孕和中止懷孕,而是希望所有人都這樣做。在有宗教自由的社會,人人可以照自己的宗教去過活,意思是別人不能逼你照他的宗教過活,而政府會保證大家有這些自主的空間
且讓新的「雙城論壇」,就從「台北—基輔」出發,讓台北的城市之愛,表達「台灣—烏克蘭」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吧。」再次證明了「雙城論壇」的政治性與統戰性的本質。
其實,城市交流和民間的友誼交往,應該是「去政治化」、去「形式主義化」,更不要太現實低俗的充滿利益考量。」儼然柯P已預知陳時中會當選台北市長接他的班。文:黃澎孝 柯文哲任內最後一場「台北上海雙城論壇」在規模縮減、時間縮短到僅1個小時就草草結束了。我建議陳時中當選後,首站出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市,一方面向基輔硬漢市長克里琴科(Vitali Klitschko)表達敬意,同時,也要向這個不幸遭受戰火蹂躪的城市,主動伸出「Taipei Can Help」的友誼之手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未來的台北市長,實不應像柯文哲那樣,眼光僅侷限在中國,而更應該放眼全世界,特別是與我們互動密切的日本、美國和越來越關注台灣的歐洲國家。
台北應該是一個友善又有愛的城市,讓我們多一點人性,少一點政治。但是,我們相信以陳時中在防疫指揮官任內的表現,他一定會是一個更有「人味」的市長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陳時中也以「未來市長」的高度,回應說:「目前不宜辦」,但未來「有需要、有意義就會辦」。
共同關懷全世界,讓城市成為人類宜居的家園,而不是虛矯的政治舞台,甚至於成為侵略者的殺戮戰場。其實「城市交流」本是現代國家增進民間友誼的最佳平台。
而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首府,同時也是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年度全球名列第10的最宜居城市。但是,上海市長龔正仍不忘抓住最後的機會強調:「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。讓我們的「台北人」和「紐約客」「東京桑」一樣成為地球村的芳鄰且讓新的「雙城論壇」,就從「台北—基輔」出發,讓台北的城市之愛,表達「台灣—烏克蘭」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吧。
我建議陳時中當選後,首站出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市,一方面向基輔硬漢市長克里琴科(Vitali Klitschko)表達敬意,同時,也要向這個不幸遭受戰火蹂躪的城市,主動伸出「Taipei Can Help」的友誼之手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」儼然柯P已預知陳時中會當選台北市長接他的班。
而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首府,同時也是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年度全球名列第10的最宜居城市。其實「城市交流」本是現代國家增進民間友誼的最佳平台。
共同關懷全世界,讓城市成為人類宜居的家園,而不是虛矯的政治舞台,甚至於成為侵略者的殺戮戰場。台北應該是一個友善又有愛的城市,讓我們多一點人性,少一點政治。未來的台北市長,實不應像柯文哲那樣,眼光僅侷限在中國,而更應該放眼全世界,特別是與我們互動密切的日本、美國和越來越關注台灣的歐洲國家。讓我們的「台北人」和「紐約客」「東京桑」一樣成為地球村的芳鄰。
文:黃澎孝 柯文哲任內最後一場「台北上海雙城論壇」在規模縮減、時間縮短到僅1個小時就草草結束了。」再次證明了「雙城論壇」的政治性與統戰性的本質。
陳時中也以「未來市長」的高度,回應說:「目前不宜辦」,但未來「有需要、有意義就會辦」。其實,城市交流和民間的友誼交往,應該是「去政治化」、去「形式主義化」,更不要太現實低俗的充滿利益考量。
但是,我們相信以陳時中在防疫指揮官任內的表現,他一定會是一個更有「人味」的市長。但是,上海市長龔正仍不忘抓住最後的機會強調:「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